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指出,到2025年,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
作为教育界的一项重大改革,“双减”政策的落地,在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缓解教育焦虑,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宝鸡市政协委员、宝鸡高新第二小学校长王润岳建议,关注家庭教育,完善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家校协同育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
陕西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全省共有2000余处革命遗址。围绕以红色旅游产业助推革命老区发展,省政协委员黄勇、沙石、车爽积极建言献策。
从“清零四宝”到“盛唐天团”再到“大汉天团”……近期,作为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的有效凭证,西安市民在完成核酸检测后领到的贴纸成了这座城市的新“网红”。
4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的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指出,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要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集中攻关,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
农为国本,种为农先。种业是农业的芯片,也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为深入了解我省种业发展现状、现代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探索如何从源头发力,让三秦父老的饭碗端得更牢,4月6日至8日,省政协副主席魏增军带领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部分委员、专家,到咸阳市、杨凌示范区围绕“推进种业产业发展”议题开展调研,委员们直抒己见,建言支招。
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如何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今年汉中市两会上,乡村振兴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多位市政协委员聚焦搅活乡村“一池春水”,踊跃建言献策。
在刚刚闭幕的商洛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上,来自农工党商洛市委会的市政协委员用实际行动践行“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主题教育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聚焦“一都四区”建设,汇聚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为商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满园春芽吐新绿,又是春茶飘香时。阳春三月,我省陕南地区春茶陆续开采上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茶叶消费群体已达4.9亿,茶叶农业产值已突破2500亿元,内销额接近3000亿元。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21年是教育“大变革”之年,随着“双减”等政策实施,对做好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聚焦“双减”民生关切,在西安市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高杨杰、陈曦、何崇秋委员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化等视角尽智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