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雪梅
今年83岁的老父亲,从21岁入党到现在,已经是拥有62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父亲年轻时是村上的一名赤脚医生,母亲帮忙算账、取药。有次,母亲给一位出诊的病人“多”算了三毛钱,父亲发现后,硬要让母亲将多收的钱退回去。母亲委屈地说:“那么远的路,我就收了几毛钱诊疗费,不应该吗?再说了,家里两个孩子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咱这样下去能赚钱吗?你到底图个啥啊?”父亲听后,一本正经地告诉母亲:“我是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员的根本宗旨,想发财就不要入党,治病救人是我的本职工作,只要村里的老百姓健康平安就好!”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了党员的崇高和伟大,也是第一次对父亲佩服得五体投地。
因为父亲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几年后国家放开高考政策,父亲有幸被推荐上了医科大学。在大学里,父亲勤奋好学,经常帮助困难同学,毕业后被分配在一个偏僻的乡镇卫生院担任副院长。
那个年代,副院长也是医院的主治医生,父亲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除了看病诊疗外,还要管理好医院的内务。对于组织赋予的重任,父亲格外珍惜,他暗暗发誓:“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我一定要扎根基层办实事,为民服务解忧愁。”从此,父亲更加坚定了对党忠诚老实、做合格党员的决心和信心。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父亲勤勤恳恳,以身作则,严格按党章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
记得有一年,他们医院要采购一批医疗器械,按照规定,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当时已经有好几家公司报名竞争。竞标前一晚,外地一家公司的主管来家里找父亲,走时趁人不注意,将装有1000元现金的信封放在茶几上。父亲发现后,急忙打电话给那位主管:“你们把钱拿走吧,只要你们公司资质健全、产品过硬,自然就会中标,否则我就把这1000块钱交给纪检监察部门了!”只听见那边的主管小声说:“一点小意思啊,您就收下吧!”父亲越听越来气,最后大声说道:“我是党员,医疗器械关乎群众安危,不是儿戏,你给我拿什么都不顶用,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是这样!”想不到,过了一会儿,那位主管返回家里,面红耳赤地拿上信封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父亲先后在好几个乡镇卫生院当过院长。工作几十年,父亲从没有接受过任何“老板”“大款”的吃请,也没收过任何人的礼物。他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就像他说的那样:“我从一个赤脚医生到走上领导岗位,是党培养和教育了我,党的恩情永难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为人民兢兢业业工作,是我不变的信仰!”
退下来的父亲仍坚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政治本色,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经济发展再作贡献。
他积极参与老干部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学习,按时缴纳党费,报名参加老年大学“银发合力团”活动,义务给社区群众量血压、测血糖;当好社区志愿者,担任“银发宣讲团”成员,经常深入全县各中小学给孩子们讲党史故事、宣传国家政策,传播党的好声音,关心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去年,父亲还被县上评为“最美五老”,记得上台领奖那天,父亲穿得整整齐齐,特意戴上了那枚闪闪发亮的党徽,神情严肃地站在阳台,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举起右手,用洪亮的声音一字一句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这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催人奋进。
在父亲的熏陶和感染下,我和姐姐也以父亲为榜样,认真工作,积极进取。我们姊妹俩也先后入了党,成为父亲信仰路上的追随者、红色家风的传承人,让党徽在我们家族中继续闪耀。
又是一年“七一”来临,作为社区老年合唱团成员的父亲,这几天正抓紧时间排练节目。每天傍晚,小区里总会传来嘹亮的歌声:“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