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老师买给我的那碗红烧肉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6-21 08:39 【字体:

□杜宇 

那一年初三毕业,我以四个乡镇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初中专。填报志愿时,母亲和大哥建议报卫校,说卫校毕业可以分配到城里,我却执意报了师范学校。在我看来,我的老师们都那么好,我那么爱他们,等我将来做了老师,我的学生也一定会像我爱我的老师一样爱着我。 

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但留下最深烙印的则是我初中二、三年级的班主任王毅老师。 

那个年代,初中专刚刚开始招生,特别吃香,对于农家的孩子来说更是一根救命稻草。于是有好心人给父亲说,你女子学的那么好,你给娃转个学,转到下高埝中学去,那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高。 

下高埝中学的校长冯彦杰是父亲的朋友,父亲打好了招呼,便去我所读的学校开转学证明。学校不愿让我走,父亲跑了两趟才开回一张证明。 

就这样,初二那年的正月十六,自行车上驮着一床被褥和一个没有上漆的木头箱子,我和父亲到了离家60地里隔着两条沟的下高埝中学。 

我被安排在初二四班。出现在面前的是一位和父亲年纪一般的大个子男人,说话嗓门很大,声音很洪亮,一脸灿烂的笑。这个大嗓门的高个子男人,便是我的班主任王毅老师。 

第一次离开家离开父母,吃饭是在学校老师的灶上,晚上住在学校附近一位远房姨妈的家里。父亲走了,十三岁的我开始了异乡的求学。 

上课的第一天,我便当头一棒。因为不是整学年转学,新学校是上学期几何代数课同时开,而我原来的学校初二第一学期只开了代数课,几何课一节都没上过。当几何老师在黑板上写写画画的时候,我傻傻地瞅着,连个垂直符号都不认识,急得直掉泪。 

班主任王毅老师给我们上代数,几何课是位姓杨的老师。知道情况后,王老师二话不说,找到几何老师,要求给我开小灶。至今都记得杨老师下课后蹲在地上用树枝给我边讲边画的情景。之后王老师又找了班上几何课学得最好的一个叫白丽萍的女孩子来帮助我,叮咛只要遇到不懂的,随时向丽萍请教。 

为了给我创造更多的学习条件,下了晚自习,王老师又让我和她的女儿红艳在他的办公室一起继续学习,遇到不懂的,好第一时间给我讲解。 

那时,老师都是宿办合一。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两张单人床,中间摆着一张旧课桌,便是办公桌。破旧的墙上挂着一张小黑板,不管哪个学生有什么不懂的,不管任何时候,只要去了办公室,王老师都会在小黑板上边画边讲,直到学生完全听明白。 

有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别人学了一个学期的几何课,我用了四周时间全部补上。期中考试时,我的几何课考了92分,是班上第二名,总成绩也是班上第二名。这下子,我成了学校的红人,至今还记得我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介绍经验的情景。王老师更是开心,一脸的骄傲,见了谁都会夸我。 

那时师资力量奇缺,学校的一些代课老师是民办教师,在给我们上课的同时也准备考取师范学校。于是,晚自习常常会有其他老师找王老师请教代数几何上的难题。遇到几何证明题,王老师总是嘿嘿一笑:“你写到小黑板上,等我亚萍一会来给你证明。” 

下了晚自习的我,背着书包来到老师办公室,看着黑板上的题,写写画画,三下五除二,很快便会给出正确的解答。答案一出来,王老师便哈哈大笑,对一旁的老师说:“看看,看看,证出来了吧?”笑得忘形时,王老师嘴大张,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有时候红红的牙花子也露了出来。 

王老师是老牌的师范生,看着五大三粗,却拉得一手好风琴。那个时候,每个周一学校升国旗,每次都是王老师站在台上指挥,师生们跟着高唱国歌。 

初三那年冬天,一个周一的早上,全校师生在主席台下黑压压站成一片,准备升旗,却不见王老师的影子。寒风中,大家不停地跺着脚搓着手。再抬眼,发现王老师已站在台上,穿着一双雨鞋,鞋上糊满了稀泥,大半截子棉裤都是泥水。和往日一样,王老师挂着他那招牌式的笑,给大家深深地鞠了个躬,说了声对不起。 

后来我们才知道,村子里放水浇地,老师晚上给自家的麦田浇水,水跑了,为了堵水,雨鞋里灌满了泥水,半截子裤子也被泥水泡湿。为了不耽搁大家升国旗,不影响给学生按时上课,老师顾不上回家换衣服,扔下铁锨,穿着满是泥水快要结冰的棉裤一路跑到学校。 

那一天,跟着王老师的指挥,学生们唱国歌的声音似乎比往日大了许多,整齐了许多。寒风中,五星红旗在校园上空冉冉升起…… 

那个时候我的大哥在部队,父亲的工资还要养活家里其他五口人,所以父亲给的钱从不敢乱花。在老师灶上吃饭,肉菜只是看看,根本不敢买。买的最多的便是5分钱一份的开水煮白萝卜丝,里边有一点点油星,拌点盐。 

临近中考的一天中午,打了饭菜正在老师办公室吃,只见王老师端了一碗红烧肉进来,放在我的面前,笑呵呵地说:“多吃点肉,要保证营养。”那时长得瘦弱,老师怕我吃肉太少营养跟不上。清楚地记得,老师买的那份红烧肉8毛钱,可以买16份水煮萝卜丝。老师那时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自己平日也是省吃俭用,却给我买来了满满一碗红烧肉。 

那一年初三毕业,我以四个乡镇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初中专。填报志愿时,母亲和大哥建议报卫校,说卫校毕业可以分配到城里,我却执意报了师范学校。在我看来,我的老师们都那么好,我那么爱他们,等我将来做了老师,我的学生也一定会像我爱我的老师一样爱着我。 

老师对学生的爱改变了一个学生的择业倾向,老师做人做事的风格也影响着我的一生。几十年后再来体味,倍感老师的那份恩情太重,而自己手上的这支笔太轻。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