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一幅红色标语的传奇经历

陕西政协网 发布时间:2018-04-10 10:06 【字体:

□ 刘高潮

今年是“渭华起义”90周年。渭华起义纪念馆收藏着一条标语——“同志们赶快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在馆藏1400余件革命文物之中,只有它是国家一级文物,用319块青砖铺成。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在西北地区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关中陷入白色恐怖。我党创始人李大钊1927年4月在北京遇害,消息传到华县,中共党员李维俊利用他高塘小学校长的合法身份,与谷堆小学教员陈述善(中共地下党县委负责人)组织两校师生,在高塘小学新修干道上,运来涧河白砂卵石铺底,搬来青砖作骨,嵌成“踏着先烈的鲜血前进啊”10个大字,每字1.2米见方,标语幅宽2米、长13米,字迹清晰夺目,以此激励青年学生与进步人士的革命斗志。 

1927年9月,中共陕西省委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确定在群众基础尚好的渭华地区开展武装斗争,1928年2月正式下达暴动决定。5月初,许权中旅脱离反动军阀,开赴高塘镇与中共陕东赤卫队会合,宣布成立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委主席、唐澍任总司令、王泰吉任参谋长、许权中任顾问兼骑兵队长,建立起方圆200平方公里的红色苏区。起义军司令部进驻高塘小学,刘志丹看到砖铺标语心潮起伏,建议再增加“同志们赶快”5字,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感召力,并带领官兵重新铺定,遂使总长达20米、幅宽2.1米,砖字砂底,青白更加明晰,用以唤起民众鼓舞士气。 

国民党军宋哲元部数万人,受命围剿高塘红区,两次大规模进攻,均被革命军击溃。面对强敌疯狂反扑,6月底,刘志丹在标语的西南方20米处的古槐下,召开军委扩大会研究,为保存革命实力,决定分散突围,去陕北创建新的根据地。临撤退前夕,刘志丹命令警卫队及进步师生,迅速用黄土将标语掩埋,上面垫上炉灰砂砾,恢复了学校主路通道。国民党军占领高塘后,清乡团反攻倒算,残酷镇压革命群众,渭华红区有300多名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仅标语主道西侧的一口古井,就投进侯振和、刘孝智等11位烈士遗体。校长李维俊也遭逮捕,押赴西安后被活埋,但标语却藏匿下来。 

1950年,当地政府派人挖出标语,15个苍劲大字依旧风采犹存,可惜它的创始人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先后都已为信仰捐躯,标语成了永久性纪念。当时标语托高塘小学保管。1978年高塘文管所成立,将标语收藏。1985年修建起义纪念塔,8月筹建8872平方米的纪念馆。老一辈革命家对渭华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的建设十分重视,邓小平题塔“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徐向前题馆“为革命牺牲精神永存”;习仲勋题写“渭华起义纪念馆”馆名,并题词“渭华起义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1988年起义60周年时,纪念馆落成开馆,这一革命先烈用鲜血生命铺就的标语,在原址修葺一新,供参观者瞻仰。

【编辑:李娟娟】

来源:各界导报 编辑:李娟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