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多样的自然风貌、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活跃的国际交流以及光荣的红色革命历史,在文化发展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 激发市场活力,盘活城市闲置土地资源是关键一环。近年来,我省不断强化规划引领,积极开展产业园区用地提质增效、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城市规划更新等多项工作,持续推动我省存量土地资源的有效盘活与优化利用。

  •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深入思考,“小四门”(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在中考中的设置引发诸多探讨。有人认为,取消“小四门”后,相对来说留给其他学科的学习时间就充裕了,还有更多休息时间。也有人认为,减轻学习压力是好事,但也要考虑学科的重要性,尤其是历史不能丢。

  • 消费是我省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青年群体作为推动消费增长的核心力量,消费贡献占比超过40%。

  • 当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有了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如何及时进行疏导?这是近一年来,时常盘亘在省政协委员、汉中市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主任陶怡秀心头的问题。

  • “陕西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然而,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中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2024年,省政协委员、陕西江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礼在西安市鄠邑区调研时发现,当地的农民画、皮影、社火等非遗资源丰富,在传承方面却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

  •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2023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超过6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7%,202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

  • “如果我是那些孩子,我会觉得很痛苦,因为我什么也看不懂。”一次偶然的参观,让省政协委员、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郭线庐发现了少年儿童在博物馆的困惑。他说:“虽然来参观的孩子不少,但大多数都是跑来跑去,对展览完全不感兴趣,讲解词晦涩难懂,很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 “有的时候用台胞证看病也不方便。”“要是遇到合同纠纷该怎么办?”“怎么在银行贷款?”……去年,在我省组织的某次在陕台胞交流活动中,许多中青年台胞就自己在大陆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向省政协委员、省台盟盟员王振中“取经”。

  •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的奋进号角。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重点扶持文艺创作,鼓励艺术创新,提高艺术品质,全面打造文艺精品。

 46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