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学习园地 > 文史春秋
  • 他是一代曲学大师,在民国学林享有盛誉。他对曲律、曲史包括词学理论造诣极深,以一本《顾曲尘谈》深得蔡元培赞赏,遂于1917年被聘为北大教授,讲授古乐曲。他叫吴梅,在世时与王国维齐名,二人并称戏剧研究领域的“南吴北王”

  • 今年适逢“中国近代水利之父”李仪祉逝世八十周年,笔者有幸于陕西师范大学拜访了其嫡孙李晑。提及祖父,李先生喟然叹道:“祖父才高八斗,创造了中国近代水利史上的诸多‘第一’,但他却两次放弃学位,说自己求的是学问,不图虚

  • 一支远离大部队的红军队伍,在敌人白色恐怖下坚持五年多游击斗争,在人迹罕至的川陕边界的巴山老林生存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其艰苦卓绝不亚于陈毅元帅在赣南油山打游击。五年浴血奋战,红军巴山游击队谱写了悲壮的英雄史诗。

  • 怀念我的母亲 2018-08-09

    孙立哲“赤脚医生”孙立哲是上世纪70年代著名的知青模范:他1969年从清华附中毕业后来到陕北插队,在土窑洞里为当地农民做了上千例手术,后又因政治原因被隔离、批判,却得到老百姓上“万民折”为他请命……他的传奇不可复

  • █任志强任志强是中国知名企业家。卸任华远集团董事长后,开始写回忆录。虽然在延安插队只有约半年时间,但任志强对这段生活却记忆深刻,描写入微。他“忘不了在那里上过的每一课,包括那里的贫穷,那里的落后,那里老乡们的朴

  • █孙春龙高玉珍、于广云和赵纯慧是留守延安的北京知青,付育华、袁京红是被北京知青遗落在延安的孩子。他们都是平凡人,至今生活在延安。对他们而言,故乡,父母,是多么亲切,又多么遥远。从他们的经历中,恰可看出那个时代真实

  • 梁再冰
    尽管贫病交加,挫折一个接一个,但父母亲并不悲观气馁,父亲尤其乐观开朗。他此时常教我读些唐诗,杜甫的“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是全家最喜爱的诗句之一。四川气候潮湿,冬季常阴雨绵绵,夏季酷热,对父亲和母

  • 杨海亮徐悲鸿游历印度时,在喜马拉雅山大吉岭一带,对气势汹汹的灵鹫很是着迷。1942年1月,由于日军侵略的战火满布马来西亚,人在槟城的徐悲鸿只好提前回国。途经昆明时,他又一次目睹雄奇的灵鹫,不禁创作了国画《灵鹫图》。

  • 李开周几十年来拍黑帮电影,只要出现旧上海的镜头,一定少不了黑帮火并,片头剑影刀光,片尾刀光剑影,“大哥”们戴着墨镜叼着雪茄坐着福特轿车在弄堂里横冲直撞,帮派和帮派之间的巷战如同家常便饭,每日里长刀与短枪共舞,刹那间

  • 祁玉江在陕北志丹县旦八镇麻子沟村有一位能歌善舞的老农,他就是当地有名的农民歌手陈应章。陈应章已经八十多岁,中等个儿,体态清瘦,耳不聋、眼不花,背不驼、腰不弯,思维敏捷,身体看上去非常硬朗。因他天生一副好嗓子,从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