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秋季开学还有不到一周时间,延川县政协常委、北关小学校长高淑霞已忙碌了起来。
李志坚口中的“卜师傅”,就是宝塔区政协委员、区果业局原副局长卜晓愚。退居二线后,带着一腔“三农”情怀,卜晓愚转攻技术常年扎在果园里,探索出适合本地种植条件的“苹果3233技术模式”。为了更好地服务果农,他和徒弟们组成了“云海团队”,以设在烟洞沟村示范果园里的“卜晓愚委员工作室”为阵地,坚持为周边果农提供无偿技术指导,帮助大家提升果树种植质量和收益。
今年73岁的徐崇林端坐在书房,宣纸铺展,墨香氤氲,提笔写下“人民政协”四个隶书大字,笔锋如铁画银钩。“每天读书三刻钟、练字两小时,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这位身兼铜川神州书画研究会会长、省政协各界书画院铜川分院院长、王益区政协委员等多重身份的老人笑着对记者说。书架上,《徐崇林书法》专著与“优秀政协委员”奖状并排陈列,见证了他用笔墨与书香铺就的履职之路。
在铜川市印台区有这样一个人:他曾在计算机的“云端”世界里挥洒才华,却最终选择俯身打理社区的“尘埃”;他本可以留在繁华都市追逐个人梦想,却毅然回到家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双手托起民生。他就是铜川市为家物业公司总经理、印台区政协委员田云路——一位从“煤二代”成长起来的返乡创业者。
在渭北大地,朱龙的名字始终与“朱氏正骨术”紧密相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三十余年如一日,以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健康,以委员担当助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疗技术深度融合,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连日来,陕西多地持续高温天气。炎炎夏日之下,仍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岗位、辛勤付出。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我省各级政协委员纷纷行动,为坚守在高温酷暑中的劳动者送去清凉和关爱,用实际行动彰显委员担当。
从杭州互联网大厂高管到扎根黄土地的科技达人,从公益项目探索者到“人工智能标注县”的缔造者,再到进军数字化便捷支付、医疗辅助标注等多个领域,张蕊用五年时间,将数字经济基因注入县域经济发展的肌理,为传统农业县宜君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渭北旱塬的风沙,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里;爷爷垦荒种谷的身影,藏着他对土地最深的眷恋。这位从“十年九旱”的贫瘠土地上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带着对粮食的敬畏和对父老乡亲的牵挂,从单打独斗的创业者逐渐成长为带领一方群众致富的领头人,用一粒谷子串联起黄土塬上的“致富经”。他就是澄城县政协委员李会军。
首家保险科技支公司入驻秦创原总窗口,陕西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保险、首个“研发保+研发贷”项目落地……今年以来,多个“首单”“首个”科技保险新产品新项目在陕接连涌现。
“张委员你在哪?我是咱们派出所的小简,这里有一个家庭纠纷案件需要你帮忙调解,你现在方便过来一下吗?”……2月18日晚10时,忙碌完养老院查房工作的渭南市政协委员张小玲刚一回到办公室,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在简单了解了事情经过后,张小玲顾不上换下工作服便赶往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