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社情民意
  • 城市绿地空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截至2024年底,我省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71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达到6.05万公顷和38.78%。

  • 近期,浙江杭州高铁站“柔性处置违禁品”的服务细节引发网络热议,许多陕西网民留言感叹:“同样是带不走的东西,在西安站直接被没收,但在杭州却能邮寄回家”“什么时候咱们陕西车站也能这么贴心?”

  • 2024年,我省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行动,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6.6%,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57.2%、36.7%,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9.8万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充分表明我省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我省目前正以‌“硬科技+国家战略”‌双引擎驱动,通过龙头企业技术突破与全链生态构建,在五大领域形成“研发-转化-产业”闭环,并已形成“‌民企创新突破+国企规模转化+央企战略协同+科研机构技术供给‌”的立体生态。截至2025年2月,我省已获批1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速达32%,具备11项高成熟度、6项加速攻坚阶段的核心技术。

  • 近年来,各地供销社系统发挥自身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优势、供销品牌优势和经营网络优势,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村供销体系信息不对称,流通成本高、农产品销售难;基层销售实体(网络)店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短板。

  • 陕西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9.6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6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一半。现在区域外的调水工程水源地主要集中在黄河、白龙江、汉江,真正水源丰富的只有汉江,水资源前景状况不容乐观,而中水利用就显得尤为迫切。

  • 2024年以来,我省持续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在三秦”行动,大力实施放心消费行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全省消费环境总指数为86.41,同比提升0.04。消费环境总体状况持续向好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 310国道潼关段现为国道二级公路,路宽10米,全长约26公里,人称“卡脖子”路段。

  • 农村路灯亮化工程实施以来,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为夜间出行提供安全保障的同时,也点亮了乡村夜间生活。

  • 投放消费券作为短期刺激消费的有效经济政策工具,发挥着提振消费信心、激活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一年来,我省充分发挥“两重”“两新”政策对消费的撬动作用,统筹发放家电、汽车、餐饮等领域消费券,消费市场呈现出蓬勃活力。2024年前三季度,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4%,居全国第十位,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61.8%,一级二级能效家电零售额同比增长10.4%。但在消费券投放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亟需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