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 社情民意
  • 医学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多达54.4万,平均每分钟便有1人死于该病,其中有相当数量发生在医院之外。而在公共场所广泛配置、普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争取患者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的有效方式。

  • 近年来,我省聚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商洛依托“一都四区”建设,在省际交界带建成多个特色边贸集镇,“22℃商洛”康养品牌已辐射中西部八省。但当前省际边贸经济发展仍面临三重瓶颈:门户枢纽功能与陕西向东开放战略需求存在落差,部分集镇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跨省衔接不畅,秦楚文化、汉水文化等多元IP尚未转化为特色产业竞争力。

  • 城市绿地空间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截至2024年底,我省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71万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和绿地率分别达到6.05万公顷和38.78%。

  • 近期,浙江杭州高铁站“柔性处置违禁品”的服务细节引发网络热议,许多陕西网民留言感叹:“同样是带不走的东西,在西安站直接被没收,但在杭州却能邮寄回家”“什么时候咱们陕西车站也能这么贴心?”

  • 2024年,我省推进重点产业链群“百亿提升、千亿跨越、万亿壮大”行动,汽车、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1%、16.6%,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圆片产量分别增长57.2%、36.7%,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19.8万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充分表明我省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能够更好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我省目前正以‌“硬科技+国家战略”‌双引擎驱动,通过龙头企业技术突破与全链生态构建,在五大领域形成“研发-转化-产业”闭环,并已形成“‌民企创新突破+国企规模转化+央企战略协同+科研机构技术供给‌”的立体生态。截至2025年2月,我省已获批1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技术合同交易额同比增速达32%,具备11项高成熟度、6项加速攻坚阶段的核心技术。

  • 近年来,各地供销社系统发挥自身综合性合作经济组织优势、供销品牌优势和经营网络优势,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市场竞争加剧,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村供销体系信息不对称,流通成本高、农产品销售难;基层销售实体(网络)店不健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短板。

  • 陕西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省份,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19.6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061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的一半。现在区域外的调水工程水源地主要集中在黄河、白龙江、汉江,真正水源丰富的只有汉江,水资源前景状况不容乐观,而中水利用就显得尤为迫切。

  • 2024年以来,我省持续组织开展“放心消费在三秦”行动,大力实施放心消费行动,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全省消费环境总指数为86.41,同比提升0.04。消费环境总体状况持续向好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 310国道潼关段现为国道二级公路,路宽10米,全长约26公里,人称“卡脖子”路段。

 89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