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队伍不断壮大,我省相关从业人员已超过20万人,每天配送量超过300万单,已成为民生保障和城乡流通的重要支撑力量。
为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我省破除市场准入壁垒、强化公平竞争审查,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依托能源和航空等优势产业布局差异化竞争,实现了从“拼优惠”向“拼生态”转变。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推动绿色交通发展,2024年8月陕西省出台了“自9月1日起氢能车辆三年内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的优惠政策,意在降低氢能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加快氢能重卡推广应用,带动氢能产业链发展。然而,政策实施实际效果未达预期,多家企业反映政策红利无法真正落地,企业运营压力持续加大,此外还存在审批流程滞后,系统反馈不畅;部门协同缺失,责任归属模糊;配套细则不完善,操作标准混乱;企业成本压力加剧,行业推广受挫等问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多地村民文化活动场所相继落成,旨在为村民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但部分文化活动场所却存在“建”“用”脱节情况,亟待引起重视。
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明确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鉴定合格证明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经营性自建房房屋产权人(或使用人)需委托有资质的房屋安全鉴定机构对整栋房屋进行安全检测,乡镇(街办)依据鉴定报告结论和村委会(社区)核查意见,出具证明意见后,行业主管部门(行政审批中心)方可进行审批。
近年来,西安市极端强降雨频现,2025年仅中心城区道路、立交桥等易涝点、积水点数量就增至35处。尽管“海绵城市”及城市雨水管网改造有所成效,但高频次、极端性降雨使传统排水系统压力倍增。
近年来,我省“三公”经费管理持续严格,公务接待日趋规范。但在基层地区,尤其是乡镇和县区级部门,因频繁对接各类检查、调研,接待负担明显高于上级机关,违规公务接待问题较为突出,主要存在办理手续烦琐、陪餐负担沉重、财务报销繁杂等问题。
西安都市圈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省的45.57%和45.26%。当前,西安都市圈建设还存在体制不健全、空间布局不优、协同创新能力不强、融合发展程度不够等问题。
近年来,我省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引领,科技招商成效显著,2024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196家,招引重点项目605个,总投资达1594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三项改革”政策带动下,我省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得到极大激发,一大批科技成果被及时应用到产业中。特别是依托秦创原平台,初步构建了“政策包+春种基金+科技金融”的体系,通过“免申即享”等数字化手段有力提升了政策兑现效率。然而,在政策实施中还存在政策分散、兑现缓慢、数据孤岛、首轮激励不足、协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