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连绵的春雨标志着暮春已至,也意味着播种的时节到了。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曾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繁花渐渐凋零,绿意越来越浓,百谷悄悄生长,万物焕发出蓬勃生机。谷雨时节,是大自然馈赠的绝美画作,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将内心的情感凝练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在这忽冷忽热的天气里,我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咳得两眼冒金星,直到天气转暖,咳嗽才有所缓减。有一天,听朋友说,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村的油菜花开了,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好像咳嗽已经痊愈了。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非遗插画,为读者呈现出一部关于中国的生动画卷。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情感的寄托,带领读者在阅读中领略祖国的魅力,感受深沉的家国情怀。
初见吴堡,这座小城再普通不过,山峦夹峙,城市很窄,黄河很长。可细细体会,陕北特色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黄土高原与山脉几乎占据了整个小城,一条条峡谷为城市争得几许不大的峡状平地,人们就利用这有限的空间在山前河边建起了楼群与街道。黄河大道紧邻黄河,河水在城市一旁蜿蜒奔流。黄河是大手笔的创作者,一路东逝,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而吴堡这个热闹繁华的古渡口,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过一页页辉煌篇章。
1938年4月17日至23日,陕甘宁边区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此次大会是陕甘宁边区工人运动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边区工人组织的统一和发展。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连续两期报道了大会盛况。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设立这一节日,旨在强调图书作为传播知识、信息和思想的载体的不可替代性,更重要的是唤醒公众对阅读价值和版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让这一天真正成为图书日。
又是一年芳草绿,自在飞花轻似梦。几场春雨飘过,风情万种的春天款款而来,不经意间,暮春四月已至,芳草萋萋、桃红柳绿,蜂歌蝶舞、飞鸟欢鸣,精彩的剧情拉开了帷幕,它把春的风韵推向了极致,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韶光流转,清明又至。《历书》里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在我国的二十四个节气里,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古时的清明,也称“柳节”,以柳为载体的民俗活动可谓多矣。其中,流行最广泛的是插柳戴柳。民谚中就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之类的说法。
走进巴蜀大地,随处可见闪耀在山水之间的文学巨星光芒,如江油的李白、射洪的陈子昂、成都草堂的杜甫。而眉山“三苏祠”中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一家独占唐宋八大家三席,犹如三颗璀璨明星,照亮了千年,未来也将更加灿烂。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上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然而,就在这片看似荒芜的学术荒野之上,一群大师却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开辟出中国考古学的崭新天地。《荒野上的大师》一书,如同一个时光宝盒,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以及大师们的传奇故事生动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