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们好似不停旋转的陀螺,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向前,在功名利禄间忙碌奔波,心灵也愈发干涸荒芜。而汪曾祺先生的《人间烟火最抚人心》恰似一泓清泉,流淌在喧嚣尘世中,滋润着我们疲惫的灵魂。这本书是2021年由读者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精选了汪曾祺先生42篇佳作,从读书、美食、旅行、草木虫鱼以及精神世界五个维度,徐徐展开一幅充满生活意趣的斑斓画卷。
玉柱吾兄,别署楚璞,斋号抱一堂。与我同宗同源,长我六岁。五十年间,鸿迹西东,聚少离多。前年重九,幸于商州把酒言欢,时炜评君亦在座,方知吾兄诗心如璞玉深藏。自此,常于微信赏其佳篇,其斐然文采与旷达襟抱,令人钦佩不已。今闻兄欲将十数载诗作结集付梓,嘱余作序。虽自惭才疏学浅,然念及手足情谊,不敢推辞,谨以浅见,述诸笔端。
以前说起永兴坊并无多少人知晓,而说起小东门则家喻户晓。而今说起永兴坊,这里已被打造成陕西美食民俗风情体验地,汇聚了省内40余家非遗地方小吃,让“舌尖上的陕西”与市民更加亲近。
我国古代的退休制度仅限于官吏,常见的退休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曰:“退而致仕。”古书还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即官吏退休,交还官职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周,形成于汉,发展于唐,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
抗战时期的大学内迁是一段特殊而珍贵的记忆。作为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四所国立大学之一,山西大学在民族危亡之际,为保存教育火种,曾西迁陕西韩城办学,这段历史与西南联大、浙江大学等西迁共同构成了中国抗战时期大学内迁的壮丽画卷,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的生生不息和高校与地方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自强精神。
当飞机在广州白云机场稳稳落地,手机铃声便响起。刚到机场出口,就看到朋友已在那里等候,热情迎接我们。坐在开往市区的车上,路边的树木瞬间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树干光滑,树枝伸展弯曲,富有诗意。树上没有叶子,却满是布局均匀的花朵,形似碗状,如火焰簇拥枝头。隔着车窗玻璃远远望去,那些花朵仿佛北方秋日里树叶落去挂满枝头的红柿子,开得热烈,红得耀眼。我不禁好奇问道:“那是什么花?”朋友转眼道:“木棉花,这可是广州的市花,明天吃早茶的地方,那里花开得正好,可以去看看。”
谷雨,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连绵的春雨标志着暮春已至,也意味着播种的时节到了。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曾言:“谷雨,谷得雨而生也。”此时,繁花渐渐凋零,绿意越来越浓,百谷悄悄生长,万物焕发出蓬勃生机。谷雨时节,是大自然馈赠的绝美画作,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将内心的情感凝练成一首首动人的诗篇。
在这忽冷忽热的天气里,我患上了严重的感冒,咳得两眼冒金星,直到天气转暖,咳嗽才有所缓减。有一天,听朋友说,镇安县月河镇罗家营村的油菜花开了,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好像咳嗽已经痊愈了。
《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非遗插画,为读者呈现出一部关于中国的生动画卷。这本书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是情感的寄托,带领读者在阅读中领略祖国的魅力,感受深沉的家国情怀。
初见吴堡,这座小城再普通不过,山峦夹峙,城市很窄,黄河很长。可细细体会,陕北特色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黄土高原与山脉几乎占据了整个小城,一条条峡谷为城市争得几许不大的峡状平地,人们就利用这有限的空间在山前河边建起了楼群与街道。黄河大道紧邻黄河,河水在城市一旁蜿蜒奔流。黄河是大手笔的创作者,一路东逝,演绎出许多传奇故事。而吴堡这个热闹繁华的古渡口,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翻过一页页辉煌篇章。